時間:2025-07-19
2017年9 月,我加入豐鎮市華興化工有限公司,主要做會計基礎性工作,那時的我還很懵懂,工作也很被動,只知道聽從領導安排工作。
由于行業限制,加之一些銀行對鐵合金企業的偏見,公司融資面臨著各項壁壘。2018年 10月,為了應對西區建設和企業經營對資金的需要以及降低融資成本,財務負責人何安建提出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設想,并讓我承擔資料工作。我們說干就干。期間,我幾次往返集寧、呼和浩特,向相關部門遞交材料,與相關人員協調修正資料。為了節約時間,減少來回公司折騰耽誤時間,我經常在集寧打印店進行資料修改。幾度曲折,幾千份資質研發資料順利過關,華興公司申報成功,成為了豐鎮市鐵合金行業首批高新技術企業,我也第一次站上了優秀員工的領獎臺。第一仗的勝利,讓我深深地領悟到“不去想困難,干就完了”這句話帶來的巨大能量。
團隊敢闖敢做的精神激勵著我們不斷刷新成果。在這之后,又逐步申報成功了“創新型”中小企業、“專精特新”企業、“先進制造業”企業等。我記得在申報“專精特新企業”時,我整理好資料趕去集寧,烏蘭察布市財政局要求我們必須提供所有材料的原件。因為很多原件在成都集團公司保存,很多憑證也都裝訂存了檔,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,況且一來一回,肯定會延誤我們申報的時間。在向領導電話匯報就地彩印的方案得到同意后,我放棄中午休息,馬上在集寧找到一家文印店,彩印齊全相關資料后,果斷折回財政局和相關人員繼續周旋,終于曉之以理,動之以情,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和肯定,材料順利通過審核。這一段歷程,不僅是對我業務能力的考驗,更是對我隨機應變心理素質的提升,讓我深深地懂得了在充滿極限不確定性的今天,要想行穩致遠,方向感和方法論都不可少。
最難忘是2025年,我們乘勝追擊,加強科研團隊建設,積極和四川大學、東北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、內蒙古科技大學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,建立創新聯合體,讓公司從制造業向科技創新轉型實現蛻變,獲得了“科技領軍企業”稱號,科研實力獲得了最權威性認可,也贏得了同行、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的矚目,為公司每年可節約融資成本上千萬元。
人生其實都是被逼出來的,有時候是環境逼你,有時候是你自己逼自己。在熠暉工作八年,每一個尋找都是一段發現,每一段經歷都是一種成長,每一次突破都是蛻變。生命是一張等待開發的地圖,只有在喧囂當中聽見內心的聲音,在迷霧當中看見內心的熱愛,才能在風雨當中無畏的前行,在探索當中勇敢的蝶變,我將跳出舒適圈,砥礪奮進再出發,去遇見更好的自己!
(內蒙華興公司 李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