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25-07-19
每當我看到公司新出版的《熠暉人》內刊,那段緊張又充滿驚喜的改版經歷,就會浮現在我的腦海中,成為一段難忘的回憶。
記得那是2013年3月,我調任集團人事行政部部長,同時負責《熠暉人》的審稿、編輯工作。我深知,內刊是企業文化的窗口,若想更好地弘揚熠暉文化,就得進一步豐富內刊內容,更貼進員工生活,增強可讀性,讓員工愛讀、愛看。翻著以往的內刊,總覺得還有提升空間。
我通過與公司領導、編輯部人員深入交流,得知報頭既非名人、領導或書法名家題寫,也不是精心設計之作,而是由印刷字隨意拼湊而成,字體呆板,缺乏專業設計應有的韻味。我還與書法界朋友進行探討,大家的看法基本一致。
于是,我在編稿會上提出了改版和更換報頭的建議,得到了分管領導和董事長同意,并下達了“硬命令”:必須在 4 月底前完成內刊改版,當年第 3期(總第 25 期)啟用新報頭。此時僅剩一個多月,時間緊迫,感覺像被人追著跑似的。
為了找到合適的報頭題寫者,我全員發動、多方聯系。好在我腦海里突然想到了一位多年的老朋友─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、四川美術學院客座教授、宜賓五糧液集團藝術總監高美崎先生。高美崎先生曾任宣漢縣國營印刷廠廠長、宣漢縣書法家協會主席,擅長書畫和報刊、廣告設計,書法作品獨具魅力,傳統與創新在他的筆下完美融合。于是,我電話向他提出邀請,沒想到他特別仗義,一口就答應了下來。按照約定,我趕到高美崎先生位于成都市青羊區清江西路的工作室。一見面,我便迫不及待地向他介紹《熠暉人》的情況,詳細闡述新報頭的設計要求。高美崎先生專注傾聽,還不時和我討論兩句,眼神中透露出對這次創作的濃厚興趣。
一周后,我收到了高美崎先生寄來的作品。新報頭采用行草字體,靈動飄逸,猶如鐵水奔流,生生不息,立體化的陰影設計,讓濃郁的書法韻味撲面而來,仿佛注入了生命,瞬間為《熠暉人》賦予了全新的氣質。除了精心題寫的《熠暉人》新報頭,他特意制作了報頭矢量版,還貼心地告知我,可直接交給內刊印刷單位使用,這份細心著實讓我感動不已。
自那以后,這個凝聚著心血與藝術的報頭,便一直伴隨著《熠暉人》,見證著公司的成長與發展,成為了熠暉文化中一抹獨特而亮麗的色彩。
(審計督察部 李萬明)